家庭和睦是社會和諧的基石,考驗著基層治理的溫度與精度。近日,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東港二村社區成功化解了一起因離異家庭探視問題引發的家事糾紛。通過溫情介入與多方聯動,社區將一位母親的“無助淚”化為了守護孩子成長的“安心符”。
今年10月,東港二村社區接到一條來自劉女士的求助信息,信息中提到,其前夫因情緒管理失當,多次在學校門口糾纏女兒,甚至出現辱罵行為。面對這一情感糾葛深、潛在風險高的家事難題,社區迅速判斷事件涉及婦女權益保障、兒童心理健康與校園秩序維護,需引入專業力量協同處置。為此,社區立即啟動“多力量聯動”應急響應機制,由傅劭炯調解工作室牽頭,聯合街道婦聯、網格員與婦女權益保護專業律師組成專項調解小組,一場以“護佑孩子成長”為核心的調解行動就此展開。
調解的第一步是走進求助者的內心。面對劉女士最初的抗拒與“家中不便”的托辭,傅劭炯團隊靈活應變,轉而邀請其到社區座談,以空間的轉換避免了信任斷層,悄然傳遞出調解的溫度。在社區,團隊并未急于求成,而是采用循序漸進的“三步法”破冰:以熱情接待消除隔閡,以真誠共情贏得信任,以鄭重承諾堅定信心。這一系列人性化舉措,成功消解了劉女士的顧慮,溝通也愈發順暢。劉女士主動道出原委,為后續調解工作奠定了事實根基。
在全面掌握情況后,團隊迅速敲定調解方案,約定雙方次日下午在婁葑街道綜合治理中心進行協商,并特別邀請擅長婚姻家庭糾紛的徐律師參與,為調解注入法律支撐。在傾聽過程中,調解團隊敏銳捕捉到“共同關心女兒成長”這一關鍵突破口。隨即,團隊展開“靶向溝通”,一方面從法律層面向劉女士闡釋“探視權是法定權利”,建議她以平和方式配合探視,呵護孩子心理健康;另一方面勸誡男方需通過合理途徑表達訴求,維持校園教學秩序。在法理與情理的雙重引導下,雙方在“孩子成長”這一核心問題上達成共識。一場可能影響孩子成長的家事糾紛,就此畫上溫暖的句號。
“清官難斷家務事”,這句老話道出了基層家事調解的難點。而東港二村社區以傅劭炯調解工作室為核心,構建起一支“接地氣、懂民情、有專業”的家事調解隊伍。隊伍以已婚已育成員為主力,他們帶著豐富的生活閱歷與共情能力,能夠精準把握糾紛癥結,同時聯動婦聯的性別關懷與律師的法律專長,形成“實踐經驗+專業指導”的雙重保障機制,有效破解家事調解困局。
從一條無助的求助信息,到一個守護孩子成長的溫暖約定,社區憑借快速響應求助、溫情溝通與專業引導化解心防,促成共識。下一步,社區將繼續深化“多力量聯動”機制,拓展專業調解隊伍,定期開展家庭關系輔導與法律知識普及,通過織密基層調解網絡、提升源頭治理能力,不斷筑牢家庭糾紛化解的防線,為構建和諧幸福社區提供堅實保障。
編輯 丁尤佳
2025年11月4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