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5年世界兒童日到來之際,蘇州工業園區婁葑街道婦聯攜手幼教部門共同開展“敢作氣候擔當 點亮兒童未來”系列主題創意活動。活動通過主題繪畫、手工制作、種植實踐等豐富多彩的形式,引導孩子們在創作與體驗中學習環保知識,增進生態意識。
童心繪夢:筆尖流淌的奇思妙想
在“我的綠色星球”主題繪畫活動中,孩子們自由揮灑創意,用手中的畫筆描繪出心中的理想家園:風力發電站與森林城市交融,太陽能飛船在藍天穿梭,動物在清澈的河流邊嬉戲……每一種顏色、每一根線條,都承載著孩子們對美好環境的想象與期待。老師們在活動中鼓勵孩子大膽去畫,專注表達而非追求形似,讓其在創作中加深對環保的初認知。
行動擔當:小手塑造低碳生活
實踐是理念的土壤。“變廢為寶”工作坊中,孩子們將廢舊瓶罐、紙盒改造為一件件充滿童趣的手工作品,體驗資源再利用的意義;“光盤行動”實踐區內,老師引導孩子們根據食量按需取餐,餐后展示“光盤”,爭當珍惜糧食的踐行者;“舊物新生”時裝秀上,孩子們身著報紙、塑料袋設計的服裝自信展示,同時分享自己的環保心得。孩子們在動手參與的過程中,逐步建立起“環保從我做起”的責任意識。

綠植守護:爭做大地的小小園丁
走進“低碳小菜園”實踐基地,孩子們化身“大地園丁”,在老師和志愿者家長的指導下,親手松土、播種、澆水,栽下片片綠意。他們為自己培育的菜苗插上親自設計的植物名片,許下擔任“守護者”的承諾。通過親身勞作,孩子們不僅學習了植物凈化空氣的生態功能,也在照料植物的過程中體會到責任與成長。這片小菜園,成為幼兒園中最生動的環保課堂。
家園共育:搭建氣候行動的同心橋
環保教育離不開家庭與校園的緊密協同。通過“家庭氣候行動打卡”,孩子們與父母共同完成垃圾分類、步行出行等任務。不少家長在活動分享會上反饋,孩子已然成為家中合格的“節能監督員”,會主動提醒關燈斷電、節約用水。這種“校園啟發、家庭實踐”的模式,讓環保意識悄然融入日常,成為了親子間共同的生活方式。
本次世界兒童日系列活動巧妙地將氣候議題的宏大敘事轉化為孩子們可感知、可參與的具體情境。下一步,婁葑街道將持續深化“家校社”協同機制,拓展“線上+線下”環保宣傳載體,開展更多貼近兒童、貼近生活的環保主題活動,推動綠色理念深入人心,共同營造和諧宜居的街道環境。
編輯 夏雯
2025年11月20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