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雙碳”目標遇上工業廢水,如何讓“廢水”變“活水”?近日,工業園區廢水處理及資源化利用論壇在蘇州舉行。論壇聚焦零碳目標下的廢水處理技術革新、水資源循環利用、資源回收以及智慧化管理體系展開深度研討,吸引政府部門、學術界及企業界的廣泛參與交流。
會議邀請來自生態環境部環境發展中心、南京大學/生態環境部有機化工廢水處理與資源化工程技術中心、中國環境科學研究院水生態環境研究所、同濟大學、華東師范大學、華南理工大學等大院大所的20余位專家出席并作專題報告。
“實現工業廢水循環利用,關鍵在于價值重構?!碧K州工業園區清源華衍水務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關永年在主題報告中,分享了蘇州工業園區的創新實踐:通過構建“污水—資源—能源”閉環,中水回用率達行業新高;污泥與有機廢棄物經過厭氧處理產生的沼氣用于熱電聯產。更令人驚嘆的是,污水廠光伏走廊年發電量超百萬度,相當于減少碳排放約500噸。這一系列舉措,讓蘇州工業園區躋身“近零碳”示范園區。
論壇期間,參會代表實地探訪了蘇州工業園區循環經濟產業園。在這個入選生態環境部全國綠色低碳典型案例的園區里,處處可見循環經濟的生動實踐:生態濕地中,經過處理的尾水清澈見底,成為城市生態補水;藍色光伏板在陽光下熠熠生輝,持續輸送綠色電力;污泥與餐廚垃圾通過協同厭氧發酵,每天產生數萬立方米沼氣用于發電。這條完整的“廢棄物—資源—能源”循環鏈條,讓工業領域的零碳愿景照進現實。
記者 惠玉蘭
《蘇州日報》2025年11月13日A0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