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端制造與國際貿易區
在蘇州工業園區綜保區東區得爾達物流倉庫,一架裝載著電子元器件保稅貨物的無人機順利起飛,經停蘇州工業園區海關監管中心,僅用時5分鐘便將貨物精準送達至倉庫,完成通關驗放全過程……這一場景,正是蘇州自貿片區無人機通關物流模式的首度實踐。

低空經濟作為戰略性新興產業,科技含量高、創新要素集中,呈現出明顯的新質生產力特征,發展空間廣闊。蘇州自貿片區依托“底座硬、產業新、場景多”三大核心優勢,積極探索在海關特殊監管區域——綜合保稅區開展無人機通關物流模式創新。
在傳統模式下,綜保區內供貨商與區外客戶之間的貨物流通,通常由貨運卡車承擔,不僅運輸費用居高不下,一旦報關單查驗異常更會延長放行時間,增加企業物流成本。
無人機通關物流模式開創了“低空經濟+智能通關”應用場景,為小批量貨物的快速轉運提供了新選擇。該模式融合智能通關、智能網聯與低空智慧物流,運用導航定位、視覺識別、自主飛行控制、無線通信等多種技術,疊加人工智能算法優化路徑規劃,為無人機定好最佳航線;通過搭載“直通云”指揮控制系統與海關的“慧眼通”無人智能物流監管系統互聯互通;在空中及陸地特定位置設立虛擬停機坪和查驗停機坪,具備陸運通關海關卡口功能。無人機飛行期間,工作人員通過系統界面實時看到貨物各環節下的單證狀態和物流狀態,同步發送放行、查驗指令,實現精準、高效的物料流轉。而綜保區內設立的無人機集散中心,則為這一創新模式的常態化運作提供了基礎保障。
相較于傳統模式,無人機通關物流模式有效縮短配送距離,運營成本降低了90%,配送時間縮短了75%,在提速增效方面優勢明顯。在此基礎上,蘇州片區還創新打造“低空經濟+醫藥急送”的應用新場景,提升配送時效50%至70%。以蘇州生產服務型國家物流樞紐建設為契機,蘇州片區將持續創新場景,打造高效化、自動化、多層級低空物流體系,加速構建應用場景多元、低空飛行成網的空中園區。
2025年10月1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