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前,國務院新聞辦公室舉行“高質量完成‘十四五’規劃”系列主題新聞發布會,國家金融監督管理總局局長李云澤出席并答記者問。
綜合實力顯著增強,金融服務提質增效
發布會上,李云澤首先從三個角度介紹了金融監管總局“十四五”時期的突出成績。
一是行業高質量發展實現新跨越。目前銀行業保險業總資產突破500萬億元,近五年年均增長9%,持續保持全球最大信貸市場和第二大保險市場地位。信托、理財、保險資管規模接近100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實現翻番。多層次、廣覆蓋、差異化的金融機構體系日益完善。同時,金融運行總體穩健,主要監管指標處于“健康區間”,5年來處置不良資產較“十三五”時期增超40%,行業資本與撥備總額超50萬億元,風險抵御能力明顯增強。
二是金融服務再上新臺階。5年來,銀行業保險業通過信貸、債券、股權等多種方式,為實體經濟提供新增資金170萬億元。科研技術貸款、制造業中長期貸款、基礎設施貸款年均增速分別達27.2%、21.7%和10.1%。普惠型小微企業貸款余額36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2.3倍,利率下降2個百分點。保險業累計賠付9萬億元;農業保險為8億戶次農戶提供保障;商業養老和健康保險準備金規模達11萬億元。
三是金融監管開創新局面。總局系統機構改革圓滿收官,“四級垂管”架構有效運轉,監管法制“四梁八柱”加快搭建,數字化智能化水平不斷提高,“五大監管”得到全面強化。“十四五”期間,金融監管總局堅持嚴格執法、敢于亮劍,累計處罰機構2萬家次、責任人3.6萬人次,罰沒金額210億元。
中小金融機構風險收斂,多項風險化解有序推進
在回應中小銀行風險化解進展時,李云澤表示,金融監管總局始終把防控化解金融風險作為首位主責,目前高風險機構數量和高風險資產規模較峰值大幅壓降,在金融體系中占比很小,“風險完全可控”。通過“一省一策”制定改革化險方案,綜合運用兼并重組、在線修復、市場退出等方式,多數省份已實現高風險中小金融機構“動態清零”。
他進一步指出,五年來農信社改革蹄疾步穩,過半省份已組建省級法人機構;城商行改革重組有序實施,股份制銀行高質量發展扎實推進。2024年中小銀行數量變化是貫徹落實中央金融工作會議關于中小金融機構減量提質的精神,加大中小銀行兼并重組力度的結果,相關工作“有力有序”。
在整治金融亂象方面,李云澤介紹,監管部門集中治理大股東操縱和內部人控制,清退違法違規股東3600多個,一批不法金融集團被依法處置,堅決遏制資金脫實向虛。
針對房地產風險,李云澤表示,已多措并舉推動房地產市場止跌回穩,為保障性住房等“三大工程”提供資金支持超1.6萬億元,租賃住房貸款年均增長52%。城市房地產融資協調機制已對“白名單”項目投放貸款超7萬億元,支持近2000萬套住房建設交付。在地方債務風險化解方面,指導金融機構嚴守隱債不新增紅線,依法合規開展債務重組置換,助力地方“在發展中化債、在化債中發展”。
統籌做好“五篇大文章”,服務實體經濟“一增一優一補”
談及金融支持實體經濟、統籌做好“五篇大文章”方面,李云澤概括為“一增一優一補”:
“一增”指增供給,全力支持完成經濟社會發展目標。目前,基礎設施貸款余額達54.5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62%;批發零售、住宿餐飲等消費服務行業貸款余額增長80%;車險累計承保機動車超16億輛次,較“十三五”時期增長40%;搭建了新能源車“車險好投保”平臺,推動實現“愿保盡保、凡投必保”,目前在保車輛超過4000萬輛;出口信用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障4.4萬億美元,較“十三五”時期增長52%。
“一優”指優結構,引導資源向新質生產力集聚。目前,高新科技企業貸款余額近19萬億元,年均增速超20%;保險資金投資股票和權益類基等“耐心資本”超5.4萬億元,較“十三五”末增長85%;科技保險累計提供風險保障超10萬億元。
“一補”指補短板,強化薄弱環節金融支持。李云澤介紹,持續提升民營小微企業融資獲得感,疫情期間,對17萬億元貸款實施延期還本付息,惠及經營主體超1000萬戶。去年以來,牽頭建立支持小微企業融資協調工作機制,發放貸款22萬億元。擴大無還本續貸政策覆蓋范圍,涉及貸款9.4萬億元,切實緩解中小企業資金壓力。此外,大病保險服務12.2億城鄉居民,長期護理保險覆蓋1.8億人;5年來商業健康險為患病人群累計支付1.8萬億元經濟補償;保險業針對洪澇災害、臺風地震等累計賠付超過1500億元。
深入實施“四新”工程,奮力實現思想大轉變、工作大變樣、監管大提升
發布會上,李云澤還指出,“十四五”期間,金融監管總局扎實推進系統性重塑和整體性重構,全面強化“五大監管”,深入實施新機構新作風新建樹新形象“四新工程”,奮力實現思想大轉變、工作大變樣、監管大提升。
制度短板加快補齊。行業重要法律修訂取得重大進展,上周銀監法修訂草案已經國務院常務會議討論通過,保險法修訂也在加快推進。監管制度與時俱進不斷完善,5年來發布各類規制171件。
監管效能顯著增強。全面推進分級分類監管,堅持高風險高強度、低風險低強度,把寶貴的監管資源用在刀刃上。對41家重點機構實施提級監管,同時下放112家中小保險機構監管權限。聚焦影響金融穩定的“關鍵事”、造成重大金融風險的“關鍵人”、破壞市場秩序的“關鍵行為”,果斷出手,形成震懾,真正做到“長牙帶刺”、有棱有角。
他同時表示,金融消費者保護工作扎實推進,非法集資發案數較“十三五”下降50%;行業內生動力持續增強,壽險公司2024年以來壓降成本3500億元,財險公司綜合成本率降至近十年最低,費用率創20年來新低。
來源:信用中國